“起点”的文学史意义——从“第一篇”现代小说的争议谈起  被引量:1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rigin” in Literary History: Tracing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First Piece”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勇[1] LIU Yo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3-90,共8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18ZDA281)。

摘  要:关于谁是“第一篇”现代小说,学界历来颇有争议。若仅从时间而言,陈衡哲的《一日》与李劼人的《儿时影》皆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似乎更具成为“起点”的资格,但所谓现代小说的“起点”不仅意味着时间层面的起始,更加代表了现代性质的开端。文学史的“起点”有别于文学的“起点”,它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价值以及学术考量等综合因素的判断和把握。因此,对“第一篇”现代小说争议的探讨和对“起点”文学史意义的考察,不仅是“时间”与“内容”之争,更是在深远、宏阔的世界文学视野下,还原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经典化。

关 键 词:“起点” 《狂人日记》 《一日》 《儿时影》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