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与预后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琳琳 

机构地区:[1]洛阳市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洛阳471100

出  处:《医药论坛杂志》2022年第1期110-112,F0003,共4页Journal of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HRV)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洛阳市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根据患者心功能的不同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3例)和心功能≥Ⅲ级组(53例);根据患者在5个月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68例),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人群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采用ROC曲线面积评价HRV各域值预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比较预后不同两组间的一般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指数)、相邻正常RR间期差期的均方根(RMSSD)、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以上个数比(PNN50)均小于对照组,且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心功能Ⅱ级组心肌梗死患者的SDNN指数、RMSSD、SDNN、PNN50指数均大于心功能≥Ⅲ级组,且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死亡组的年龄≧60岁、有冠心病、高血脂症、吸烟史、心功能在Ⅲ级以上者的人数占比比例大于存活组,且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死亡组心肌梗死患者的SDNN指数、RMSSD、SDNN、PNN50指数均小于存活组,且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梗死患者的SDNN指数、RMSSD、SDNN、PNN50指数和联合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AUC=0.751、0.685、0.702、0.847、0.935,P<0.05)。结论 HRV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分级和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的指标,临床上可对心肌梗死患者行定期HRV检查。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心率变异性 预后 

分 类 号:R540.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