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230036
出 处:《中国林业教育》2022年第1期1-5,共5页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基 金: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研究项目:“林学类专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项目编号2019rcsfjd025;“安徽省高等学校区块链应用集成分中心”,项目编号2020QKl15。
摘 要:“区块链”具有分布式技术解决、高度信任、集成维护等特点,其核心功能是提升各个维度的治理能力。长期以来,高校采取的职能部门对接二级学院的传统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容易使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从而导致重复性工作较多、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或者数据断档等问题的产生。而基于“区块链”理念重构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将有助于打破这一固有管理模式。当前,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重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其厚重的历史、完整的专业架构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为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的重构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同时,新农科建设标准倒逼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重构,“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对新林科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也提出新要求。从人才培养管理角度看,促进人才培养各环节互联互通以及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而这恰好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思想相契合。为此,基于“区块链”理念对新林科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重构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设计。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为例,依托学校新农村研究院设置在全省的八大综合试验站,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三全育人”为主线,通过梳理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基本结构单元,重新架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用人单位、行业需求等“数据块”之间的区块链式互通“立交桥”,并通过信息挖掘与及时准确填报、数据安全保障等技术措施,建成信息精准可靠、路径快速便捷、运行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区块链”,以期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信息透明、精准引培”的新林科人才培养格局。
关 键 词:区块链 人才培养 组织体系 数据块 链式通道 新林科 重构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