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无 刘方铭[2,3,4,5,6,7,8] 刘垒 孙钦然 王寿兰 刘维菊 吴文庆 杨文龙 尹聪 崔晓鲁 于慧 李国强 崔文强 郭闫萍 吴丙云 宫辉
机构地区:[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疼痛科 [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 [4]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5]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 [6]山东中医药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 [7]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针刀专业委员会 [8]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委会 [9]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23期62-62,共1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以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为主要病因,好发于30~50岁的中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病出现进一步低龄化趋势.目前针刀治疗颈椎病大多采用颈椎附近痛点、筋结点或者颈夹脊穴松解,但存在疗效不稳、复发率高、操作风险较高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颈椎间盘退变及修复机制尚不明确,同时往往忽略了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仅仅将其作为了诊断标准而未应用到临床疗效的评价.因此,项目组根据多年临床总结,提出了"针刀松解颈周腧穴,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治疗方案,即取脑空、脑户、曲垣、天宗、大椎穴等操作点,有效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疼痛,干预颈椎间盘退变,比以往在患椎节段局部取穴疗效稳定、风险低,同时能增加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易推广性,为针刀治疗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