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中清、浊音唱词对唱腔音高、音强的潜在影响 以长沙、岳阳花鼓戏同主题唱段对比分析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凌燕 许成祯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 [2]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2年第2期63-65,共3页Chinese Theat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民歌‘腔形态’研究”(17CD190)成果。

摘  要:语言与声乐密切关联,曲艺表演艺术家和音乐学者均注重对唱词和唱腔相结合的艺术特点的把握。声乐表演理论界探究汉语声、韵因素对歌唱咬字、发声的影响,意在展现表演技法的同时,更合乎艺术情理。本文从语言音乐学视角,以长沙、岳阳花鼓戏七对同主题唱词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二者清、浊声母例字以及音强的对比统计,探索方言对地方戏艺术风格和艺术生命力的潜在影响。

关 键 词:地方戏艺术 艺术生命力 音乐学者 岳阳花鼓戏 声乐表演 语言音乐学 唱词 音强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