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云芳
出 处:《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年第12期83-8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摘 要:目的探讨四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20年9月在天津市静海区医院进行检查的120例疑似早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体液或组织标本,分别进行镀银染色法、聚合酶链反应(PC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20例患者,最终确定诊断的患者为86例。对86例梅毒患者,采用镀银染色法、PCR、TRUST、TPP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8.84%、96.51%、90.70%、96.51%,镀银染色法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PCR、TRUST、TP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1、35.72、49.21,P<0.05)。镀银染色法、PCR、TRUST、TPPA的一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76.09%、97.83%、82.61%、93.48%,可见PCR、TPPA的阳性率更高,明显高于镀银染色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8、5.39,P<0.05)。镀银染色法、PCR、TRUST、TPPA的二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7.50%、95.00%、100.00%、100.00%,可见镀银染色法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81、56.17、56.17,P<0.05)。结论不同检验方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也存在差异,对于一期梅毒患者,可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对于二期梅毒患者,应首选血清学检测以提高诊断率。
关 键 词:梅毒 诊断 镀银染色法 聚合酶链反应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