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盈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2年第1期168-171,共4页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徐訏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指向探索和研究”(项目编号:2021LY503W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一、生与死的终极追问,存在与死亡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几千年来,文学家们对于它的表现与探讨在终极意义上是为了弥合生命中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裂隙,弥合的努力也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救赎”过程。在浪漫主义作家眼中,死亡是人生的一个大谜团,对于死亡的自觉意识是人类自我精神觉醒的重要标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