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鹏飞 夏杰长[3] 胡典成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河南洛阳47193 [2]中国旅游研究院县域旅游研究基地,河南洛阳4719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06 [4]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北京102488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76-82,共7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自科基金面上课题(42071198);国家民委科研项目(2020-GMF-03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2216);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2020YB0182)的研究成果;。

摘  要: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西藏、广西和云南三个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旅游地进行案例分析,对西藏林芝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广西凭祥东盟水果小镇和云南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各地区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逐渐探索出了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高原旅游+对口援藏"发展模式、东盟水果小镇的"边境旅游+水果贸易"发展模式和翁丁村的"生态旅游+佤族文化"发展模式。在对以上三种旅游发展模式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还从政府主动担当作为、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五个方面出发为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边疆民族地区 旅游发展模式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分 类 号:F590.8[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