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经济-环境-旅游耦合协调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红涛[1] 楼嘉军[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94-99,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休闲化的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和提升路径研究(13BGL094)。

摘  要:经济、环境和旅游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经济、环境和旅游业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环境-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2-2019年黄河流域三大系统综合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山东独居第一梯队,河南和四川处于第二梯队,其他6省区处于第三梯队,三大系统的空间格局不尽相同;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或稍微提升,但山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耦合协调度均值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大致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中下游地区省份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上游省区,限制各省区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有所差异,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属于环境滞后型,青海、甘肃和宁夏属于经济和旅游双重滞后型,而内蒙古和四川分别属于旅游滞后型和经济滞后型,制约各省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

关 键 词: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度 空间分异 

分 类 号:F590[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