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培培[1] 俞浩[2] 娄培安[1] 张盼[1] 乔程[1] 李婷[1] 董宗美 朱璇 刘德 张宁[1]
机构地区:[1]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江苏省徐州221006 [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江苏省南京210009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课题(H2017018)。
摘 要:目的分析2015—2019年徐州市30~69岁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徐州市户籍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用Excel 2003计算4类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徐州市30~69岁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276.66/10万,占全死因的78.69%,早死概率为11.88%~13.23%。5年来4类慢性病造成的早死概率平均每年以2.26%的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依次为128.15/10万、125.83/10万、7.34/10万和15.35/10万。5年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死因所占的比例以及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糖尿病在全死因所占的比例方面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15.84%~17.07%)约为女性早死概率(7.67%~9.03%)的2倍。男女性早死概率分别以平均每年1.55%、3.40%的速度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较高,需继续开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干预,关注男性群体,实现早死概率的持续下降。
分 类 号:R195.4[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