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性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路径化疼痛管理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丹 

机构地区:[1]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辽宁沈阳110016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22年第4期54-5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四肢创伤性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路径化疼痛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均是于2019年4月-2020年5月经我院急诊收入院的患者,随机分2组,前25例为观察组,应用路径化疼痛管理,后25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对比2组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VAS疼痛评分和消肿程度、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满意率为96%,对照组满意率为84%,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x^(2)=5.6856,P<0.05);观察组治疗前总生活质量评分为(43.66+14.32)分,对照组治疗前生沽质量评分为(44.04±14.11)分,2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优,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0.12±17.01)分,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1.77±14.22)分,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消肿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更快,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为(1.56±0.35)分,消肿程度为(2.51±0.42)cm,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3.11±0.71)分,消肿程度为(3.79±0.81)cm,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少,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为(7.11±2.02)天,住院时间为(10.21±3.06)天,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为(10.34±4.11)天,住院时间为(14.65±5.11)天,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睡眠时间较长,镇痛药物应用较少,并发症较少,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伤性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路径化疼痛管理的临床有效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 键 词:路径化管理 四肢创伤性骨折 疼痛程度 满意度 

分 类 号:R683.4[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