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文天 张梓枫 尹建新 苏春秋 鲁珊珊[1] 洪汛宁[1] 尤永平[2] 张军霞[2]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29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76-381,共6页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682)。
摘 要:目的:分析常规MRI特征在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突变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58例IDH突变型,27例IDH野生型)的临床及术前常规MRI图像资料。由2名中枢神经影像医师独立依据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isually accessible Rembrandt images,VASARI)特征集的标准进行影像学特征的定量分析。运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生对影像学特征评分结果的一致性。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评价IDH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影像学特征的统计学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影像学特征对于预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的诊断效能。结果:2名中枢神经影像医师VASARI特征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37~0.960)。年龄、肿瘤定位、脑室受累、深部脑白质受累、跨中线、T2/FLAIR不匹配征对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基因突变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年龄、肿瘤定位、T2/FLAIR不匹配征为独立预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9、0.705和0.840;联合三者对预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27。结论:术前常规MRI特征有助于非侵入性地预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基因突变。
关 键 词: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磁共振成像 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
分 类 号:R445.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