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理论干预在鞘内给药镇痛病人管理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婧[1,2] 樊玉霞[2] 李岩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呼和浩特010000 [2]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50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147-151,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项目(内财科[2021]381号)(鄂财科指[2021]306号);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01279);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Y21585);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工程项目(YKD2018KJBW[LH]020);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育改革项目(YKD202014)。

摘  要: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1],疼痛病人遭受生理侵害的同时,也面临着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痛苦及社交退缩及机体失能[2]。1986年WHO推出3阶梯镇痛后此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但该模式仍存在不良反应大、药物耐受等问题,尤其对于难治性癌痛及顽固性疼痛效果不佳,而《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指出,癌症病人爆发痛高达33%~95%,10%~20%癌痛病人为难治性癌痛[3],因此近年来介入镇痛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关 键 词:顽固性疼痛 心理痛苦 药物耐受 组织损伤 社交退缩 鞘内给药 爆发痛 专家共识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