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华西肾脏病研究室,成都610041 [2]攀钢集团总医院肾脏内科,攀枝花61700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年第1期61-6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1])。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ESR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60%,其中腹膜透析(PD)患者贫血患病率为53.5%^([2])。肾性贫血是多因素导致的^([3]),除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缺乏外,缺铁是主要原因^([4])。铁可通过口服和静脉补充。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5])。但PD患者若按指南推荐的方案补铁1周3次,每次100~200 mg,共1000 mg。患者住院时间长,增加住院费用,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合PD患者。本研究旨在为PD患者探索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补铁方案。我们设计了一种短时连续小剂量静脉补铁方式,探讨此种补铁方式在PD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3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