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熹[1]
出 处:《理论学刊》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考虑多重参照点挤出作用的经理人偏好结构与薪酬激励效率匹配研究”(项目编号:20YJA630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薪酬管制降低了经理人的努力水平吗?——基于多重参照点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50212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创业团队成员隐性人力资本激励研究”(项目编号:16BGL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现代公司两权分离、股权结构分散化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学者们围绕着经理人激励机制与努力水平选择问题,从“理性经济人”到具有“社会偏好”人性假设演进脉络作了大量研究。传统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包括委托人期望效用函数和代理人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的模型基本分析框架;考虑社会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以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植入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偏好,指出公平偏好会对最优契约的报酬结构形式与激励效率产生影响。考虑社会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未来可更多关注重复交往特征、兼顾代理人纵向和横向公平及代理人间能力异质性对经理人激励机制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