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荆蕙兰[1] 刘东[1] Jing Huilan;Liu Dong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出 处:《理论学刊》2022年第2期144-151,共8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末民初以民族报刊出版为中心的中国东北边疆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AZS02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项目编号:21BZS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建设》杂志作为五四时期孙中山领导创办的一份重要理论刊物,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办刊物中刊发马克思主义学说文章数量较多且理论研究较为深透者。《建设》杂志通过设置“论说”“纪事”“杂录”“通讯”等栏目,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以及工人劳动问题等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存在“表”与“里”的差异,在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中存在“形”与“源”的区别,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名”与“实”的不符,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上存在“体”与“用”的分离。这些局限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怀有极大的热情,但终究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