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婷婷 罗广波[2] 方春平[1] 王倩[1] 罗霞[1] 李海燕[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期5-9,共5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785,82074092);广东省高校特色创新工程(2020KTSCX026);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XH20170105)。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黄芪治疗肾炎前后大鼠肠道菌群变化、PICRUSt通路预测及免疫炎症因子测定阐述黄芪对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干预作用,推测黄芪通过肠道菌群变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16S rRNA测序进行大鼠粪样菌群结构分析,运用PICRUSt方法对肠道菌群作用的相关通路进行预测,通过24h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炎症因子含量测定评价肾功能。结果黄芪给药后能降低机会致病菌Erysipelotrichaceae,Peptostreptococcaceae,Bifidobacteriaceae等炎症相关菌及尿毒素产生菌相对丰度,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Prevotellaceae及Bacaeroides相对丰度;降低肾及结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7、IL-23等炎症因子含量,PICRUSt通路预测结果表明黄芪给药后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代谢、肠屏障相关代谢、降低细菌毒素。结论黄芪能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影响慢性肾炎发展,为进一步肾病治疗提供新依据。
关 键 词:肠-肾轴 肠道菌群 通路预测 慢性肾炎 炎症因子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