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OCT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改变在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科云[1] 柴东剑[1] 王娇[1] 童毓华[2] 詹海静[2] 陈宝珍[1] 

机构地区:[1]衢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24000 [2]衢州市人民医院眼科,324000

出  处:《浙江医学》2022年第5期526-529,共4页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探讨其对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30例(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亚组及高血压非冠心病亚组;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左心室肥厚亚组及左心室非肥厚亚组。另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无创眼底检查,观察两组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并测量视网膜动脉内径(RALD)、视网膜静脉内径(RVLD)及相应动静脉内径比值(AVR)。比较各组对象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率89.23%(116例),高于对照组的10.00%(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亚组及高血压非冠心病亚组RALD、AVR均小于对照组[(99.36±10.29)、(105.04±11.62)μm比(114.00±11.5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肥厚亚组及左心室非肥厚亚组RALD、AVR均小于对照组[(102.09±16.71)、(106.00±14.96)μm比(127.57±14.2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D-OCT能较好地反映视网膜大血管腔内径变化,在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关 键 词:高血压病 冠心病 眼底动脉硬化 视网膜血管管径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