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永骏[1] 褚晓东 高志朝[1] 郑国富[1] 王硕凡
机构地区:[1]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脊柱病区,浙江杭州311100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年第3期285-28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 金:杭州市余杭区医疗卫生科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2017021)。
摘 要:目的比较椎体造影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单纯PK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06诊治的52例Kümmell病,26例采用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观察组),26例单纯采用PKP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2 d、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两组术后2 d、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低,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较对照组低,伤椎Cobb角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造影联合PKP治疗Kümmell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稳定椎体高度并有效矫正后凸畸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