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颐 徐佳[2] 曲剑华[2] 陈彤云[2] HAN Yi;XU Jia;QU Jian-hua;CHEN Tong-yun
机构地区:[1]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北京10005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10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22年第1期14-15,共2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属中医学"瓜藤缠""湿毒流注"范畴。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虚、瘀为本,湿毒、热毒、瘀毒为标,依据病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故而提出三期三型辨治理论。急性期(湿热火毒、瘀血阻络型)以消为贵,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主,方用四妙勇安汤、三妙丸、桃红四物汤加减;缓解期(气虚血瘀、余毒未清型)注重扶正祛邪,治疗以益气活血、托毒外出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桃红四物汤加减;稳定期(正气不足、脉络瘀滞型)预防疾病复发,治疗以补脾益肾、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归肾丸、桃红四物汤加减。陈彤云教授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分缓急辨治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 类 号:R27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9[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