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小菊[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出 处:《当代戏剧》2022年第2期9-13,共5页
摘 要:秦腔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直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秦腔不但是最早形成的地方戏剧种之一,还对中国戏曲剧种体系特别是梆子腔剧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秦腔依然引领着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这种引领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为标志,从易俗社的启迪民智到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参与革命,无论是编演传统戏还是革命现代戏,20世纪以来的秦腔创作,一直密切关注现状、积极参与现实,形成了厚重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并一直延续下来。新时期以来,有两个重要人物对秦腔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一是编剧陈彦,他的创作对当代秦腔现代戏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二是导演张曼君,她的作品是秦腔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变奏,本文试就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