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对照”的意义——重释张爱玲的“反戏剧化”  被引量:2

The Significance of“Uneven Contrast”参差对照:Reinterpreting Eileen Chang’s Anti-dramat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保华[1] Zhang Baohua

机构地区:[1]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06-113,共8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小说创作与戏曲文化资源研究”(2019BWX0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张爱玲的“反戏剧化”是基于“求真实”的文学观和生活观而形成的,作为这种追求在其文本世界的实现方式,“参差对照”手法打破了种种对立性元素之间的壁垒,消解了绝对、极端、形而上的思维模式及其导演、编排的“生活的戏剧化”幻觉,通过对人间本相的还原实现她“为普通人写传奇”的目标。在制造传奇或者陌生化效果上,张爱玲的“参差对照”手法与布莱希特的间情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以写(现)实性对抗“世界逻辑化”,以生活间离先验,以现象拆解本质,这种反本质主义实质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了一定的后现代倾向。张爱玲的文学观念及其现代传奇的后现代质素,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种为数不多、值得重视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关 键 词:张爱玲 “反戏剧化” “参差对照” 后现代质素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