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西渡[1] Xi Du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4-120,共7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戈麦的诗歌创作是当代生命诗学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生命诗学最早在骆一禾、海子、陈超等的诗论中得到较为集中的论述。骆一禾、海子的生命诗学都表现出情感本体论的倾向,对人类理性都有某种怀疑和不信任。与骆一禾、海子以情感对抗理智不同,戈麦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其诗歌方法论也体现了把理性和感性、理想和想象加以熔铸的特点,并从中发展出智性想象、工程幻象学等独特的创作方法。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其理性信念很快遭遇了生命的悖论处境,而这一信念又促使他以理性为这一悖论处境寻找出路,乃至以肉身撞击悖论的坚厚高墙,探寻超越悖论、澄明生命意义的可能。这是其诗歌中弥漫死亡主题和死亡意象,乃至最终自戕的根源。戈麦的生与死都与他的这一形而上焦虑和探寻紧密相连。最终,戈麦以他的死证实了人类理性的限度,也证实了骆一禾、海子的预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