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古时期汉语“虎”异名的考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照中 

机构地区:[1]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台湾新竹300044

出  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01-106,共6页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台湾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竞争型团队项目“东西方的‘仪式’与‘宇宙观’:跨文化交流与宇宙观的诠释”(108QI019E1)。

摘  要:在上古汉语时期的文献中,汉语“虎”出现了数个异名,如“於菟/於虎兔”“於檡”“伯都”“李父”“李耳”。这些异名根据其语音被分为两组。将这些异名置于汉藏语的范围内进行考察时,可发现它们都来自藏缅语。“伯都”及与楚公族有关的“於菟/於虎兔”“於檡”这一组来自曾分布于东方的藏语支语言;而另一组,即与楚语底层有关的“李父”“李耳”则来自土家语。

关 键 词:上古汉语  汉藏语 藏语支 土家语 

分 类 号:H14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