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琪 Wang Q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95-101,共7页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摘 要:社会信仰是特定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信仰,具有公共性。在公共性视域下,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众社会信仰模式,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在集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矛盾中,公众社会信仰也呈现出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样态。为此,在个体与集体有机统一的集体本位基础上,为处于“原子化”状态的个体构建以公共性为深层根基的个人信仰模式,需要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培养基于社会和谐秩序的公共精神、提升基于人与社会依存关系的社会责任意识、重构基于集体本位的价值秩序、养成基于道德文化传承的个体德性和重视网络社会资本的培育,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共性得以觉醒和凝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3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