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尚鹏 周飞[1] 郑娜[2] 

机构地区:[1]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陕西延安716000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22年第3期445-448,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弹性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采取弹性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螺钉内固定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变化,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操作角度、住院天数、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下胫腓重叠距离、下胫腓间隙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胫腓重叠距离及AOF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下胫腓间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下胫腓重叠距离、下胫腓间隙及AOF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GP、BAL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β-CTX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GP、B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β-CTX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弹性内固定和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存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效果相当,而弹性内固定手术操作更便利,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更早,安全性更高。

关 键 词:骨折/外科学 踝关节/外科学 腓骨/损伤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分 类 号:R684.77[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