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卒中后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桂平[1,2] 张杰 刘佳琳[1,2] 王涛 郭颢龙[1,2] 田光 孙一鸣[1,3]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0 [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0 [3]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6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2期416-418,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项目[津教委(2017)23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JDZX2012143)。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对卒中后便秘临床症状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便秘改善情况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名卒中后便秘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分别评价治疗前后患者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泻剂使用、腹胀情况、排便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20名卒中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扩增子进行双末端测序,并收集10名卒中后无便秘患者粪便样本作为对照,比较样本间α多样性(Alpha Diversity)、物种组成和SCFAs浓度的差异,分析针刺调节便秘症状及菌群结构的机制。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便秘症状较治疗前好转,粪便性状得到改善;丁酸及总SCFAs浓度升高;α多样性指数升高;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普雷沃氏菌、梭杆菌、真杆菌相对丰度升高,肠道大肠埃希菌相对丰度降低。结论针刺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能够改善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对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关 键 词:针刺 卒中后便秘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分 类 号:R245.32[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