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21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年第2期184-18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973772);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No.ZY(2018-2020)-CCCX-2002-02);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No.ZY(2018-2020)-RCPY-1007)。
摘 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多种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和不可逆的肾实质损伤,终末期肾脏病(enol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其最终归宿。目前只能借助透析或肾移植的手段缓解病情,但其价格高昂且并发症众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CKD的治疗是肾脏病学的主要挑战之一。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al fibrosis,RIF)是CKD发展ESRD共同病理改变。因RIF的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明确,其无创性诊断方法现阶段尚不明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医对于RIF的临床治疗[2]。已证实具有抗RIF作用的药物包括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药物(如吡非尼酮、替米沙坦和曲尼司特)、抗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nal transition,EMT)的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骨形成蛋白-7)及抗氧化应激的药物(如氟伐他汀、α硫辛酸及地尔硫卓)[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