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旷云仪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出 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静”是我国历代琴家关注、探讨的音乐美学重点范畴之一,从《诗经》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到《溪山琴况》之“静”况,该范畴与古琴音乐密切关联,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审美风格的塑造,其对于声音、音乐的理解、体验和感受能力深深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人的艺术体验。在古琴音乐中,“静”的审美观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在中国唐代古琴音乐实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以唐代三篇琴论——吴冕《昭文不鼓琴赋》、张随《无弦琴赋》、薛易简《琴诀》为例,旨在剖析“静”这一音乐美学范畴与唐代古琴音乐审美的关联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3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