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天军[1,2] 张文霞 陈德亮 张学斌 李超 左萌 陈晓龙 Zhou T;Zhang W;Chen D;Zhang X;Li C;Zuo M;Chen X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Regional Climate Group,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Gothenburg,Gothenburg 40530,Sweden [4]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Toronto M3H 5T4,Canada [5]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Hamburg 20146,Germany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4期579-594,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1507701)资助。
摘 要: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气候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模拟、量化变率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作出的贡献.从1827年温室效应被提出到气候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候变化科学经历了漫长的195年的发展历程,中间有若干重要的阶段性或里程碑式的进展,研究范畴也从单纯的温室效应拓展到地球系统科学.文章在解读两位气候学家获奖工作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维度,通过回顾气候物理学的跨世纪发展历程,管窥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规律,探讨未来学科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温室气体 气候变暖 大气环流模式 检测归因 气候系统 地球系统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