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浙闽沿岸穿刺锋面生消演变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Evolution and dynamics of a summertime penetrating front of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鹏[1,2,3] 宣基亮 黄大吉 Ye P;Xuan J;Huang D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舟山316021 [2]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3]北部湾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北海5360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4期634-648,共15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编号:2016YFC1401603、2019YFD090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两化融合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U1609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编号:41621064)资助。

摘  要:利用地球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叶绿素a数据,捕捉到浙闽沿岸穿刺锋面一次生消演变的全过程,描述了其时空逐日演变特征,探讨了风场和环流在其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穿刺锋面入侵程度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将穿刺锋面生消演变过程分为发育、成熟和消散三个阶段.发育阶段,入侵水体面积迅速增大且整体向东快速扩展,穿刺锋面在西南部与浙闽近岸锋面的连结较好;成熟阶段,入侵水体面积基本不变,整体继续向东扩展,与陆坡处黑潮接触,同时穿刺锋面西南部与近岸锋面逐渐分离;消散阶段,入侵水体面积迅速减小,穿刺锋面在南部先消散,整体变化迅速,无法看出显著的定向移动,且在30°N以南海域,穿刺锋面与近岸锋面完全分离.机制分析表明,台风作用下长江冲淡水南下并堆积在浙闽沿岸是穿刺锋面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穿刺锋面发育阶段东扩主要由风生漂流所致,在成熟阶段东扩是风场和台湾暖流外侧分支共同作用导致,台湾地区暖流内侧分支起着分隔穿刺锋面与近岸锋面的作用;同时,通过数值示踪模拟实验证实了风场和台湾暖流在上述穿刺锋面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在消散阶段,穿刺锋面无定向移动,黑潮锋面涡旋可能对穿刺锋面消散起到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浙闽沿岸 叶绿素 穿刺锋面 生消演变过程 台湾暖流 

分 类 号:P731.2[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