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塞尔维亚北部Titel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特征与机制  

Rock-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Titel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northern Serbia sinc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植 刘秀铭[3,4] Slobodan B.MARKOVIĆ 吕镔 何瑞娜[1,2] Liu Z;Liu X;Markovic S B;Lü B;He R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721013 [2]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721013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4]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 NSW 2109,Australia [5]Chair of Physical Geography,Faculty of Sciences,University of Novi Sad,Trg Dositeja Obradovića 3,21000 Novi Sad,Serbia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4期663-678,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02183、4177218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0JQ-895)资助。

摘  要:东欧黄土的磁性变化模式与中国黄土最为相似,均以成壤模式为主,因而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东欧黄土自身所记录的古环境信息,而且有助于对以成壤模式为主的黄土磁性变化机理的认知.本研究对塞尔维亚北部Titel黄土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70个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所得结果带给我们一些新的认识:(1)Titel高原古土壤层的磁化率普遍低于100×10^(−8)m^(3)kg^(−1),远低于相似气候条件下中国黄土高原的古土壤层,但用于表征其磁性矿物粒径分布的相关参数却与中国黄土相差不大,亚铁磁性矿物含量的差别是导致两地古土壤层磁化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形成该差别的具体原因还有待探究;(2)基于对热磁曲线加热前后磁化强度的变化量分析发现,热不稳定磁赤铁矿相对含量的变化在过去四次冰期-间冰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近年来的研究所认为的自中更新世以来潘诺尼亚盆地内大陆性气候逐渐增强的趋势相一致,这一发现不仅为该区域古环境演化的长期趋势提供了独立的环境磁学证据,而且表明黄土中磁赤铁矿含量的变化可能对于环境更为敏感.

关 键 词:东欧黄土 磁化率 成壤作用 环境磁学 古气候 

分 类 号:P53[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318.4[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