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二叠纪碱湖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及油源差异性  被引量:19

Co-evolution of paleo-environment and bio-precursors in a Permian alkaline lake,Mahu mega-oil province,Junggar Basin:Implications for oil sour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刘文 曹剑[1] 边立曾[1] 胡文瑄[1] 王婷婷[1] 支东明[2] 唐勇[2] 李二庭[2] Xia L;Cao J;Bian L;Hu W;Wang T;Zhi D;Tang Y;Li E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克拉玛依8340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4期732-746,共15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30425);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9E-2602)资助。

摘  要:通过有机岩石学和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百里大油区二叠纪碱湖的生物组成及其成藏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湖风城组烃源岩生物组成总体表现为菌藻类丰度高、高等植物丰度低的特征,因此以生油为主,形成了大油区.发现了疑似类杜氏藻和蓝细菌两种特征生烃母质,除化石证据外,还揭示了生物标志物特征,前者是高的C_(28)/C_(29)甾烷比值和β-胡萝卜烷丰度,后者是中链单甲基烷烃的检出.生烃母质的分布与沉积环境协同演化,受控于沉积水体的盐度和分层,与类杜氏藻的丰度正相关,因此碱湖中心区发育类杜氏藻型烃源岩,边缘区发育蓝细菌型烃源岩,进而玛湖百里油区不同区域的原油聚集有差异来源,表现为“源控”特征.咸化湖盆烃源岩生烃母质组成很可能受烃源岩时代和沉积水体盐度的联合控制,而耐盐碱绿藻合成类胡萝卜素和甾醇等脂类化合物的生理机制可能影响了古绿藻演化途径.

关 键 词:绿藻 杜氏藻 蓝细菌 生烃母质 咸化湖盆 陆相生油 玛湖凹陷 

分 类 号: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