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松教授运用“毒瘀损络”理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证经验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紫彤 陈永华 徐寒松 倪洪岗 赵伟 颜菊 龙威 龚娜娜 

机构地区:[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7期95-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81260600,81560733,81760813);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黔科合人字[2013]49号);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中药字[2010]LZKZ7007号);贵州省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09]84号);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黔科合J字[2006]2092号)。

摘  要: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乃消渴病痹病之范畴。徐寒松教授认为“毒、瘀”为消渴痹病发病之关键因素。消渴病久,五脏六腑俱损,精微之物过于充沛,津液分布紊乱异常,运化代谢畅达失司,则易内生邪毒、瘀阻,两端互责,共损脉络,则发消渴痹病。徐寒松教授临床上善用“毒瘀损络”理论治消渴痹病,提出解毒化瘀、活血通络之法乃治疗消渴痹病关键所在,临床效果尚理想,兹将徐寒松教授诊治消渴痹病经验总结如下。

关 键 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毒瘀损络 经验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