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紫彤 陈永华 徐寒松 倪洪岗 赵伟 颜菊 龙威 龚娜娜
出 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7期95-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81260600,81560733,81760813);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黔科合人字[2013]49号);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中药字[2010]LZKZ7007号);贵州省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09]84号);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黔科合J字[2006]2092号)。
摘 要: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乃消渴病痹病之范畴。徐寒松教授认为“毒、瘀”为消渴痹病发病之关键因素。消渴病久,五脏六腑俱损,精微之物过于充沛,津液分布紊乱异常,运化代谢畅达失司,则易内生邪毒、瘀阻,两端互责,共损脉络,则发消渴痹病。徐寒松教授临床上善用“毒瘀损络”理论治消渴痹病,提出解毒化瘀、活血通络之法乃治疗消渴痹病关键所在,临床效果尚理想,兹将徐寒松教授诊治消渴痹病经验总结如下。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3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