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娇霞 赵勇超 王兆琛 白雪[1] 张楠 岱红艳 张家新[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2年第4期176-17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0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GG243)。
摘 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绵羊附睾不同部位附睾液和附睾精子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模式,采集6只10~12月龄、健康小尾寒羊的睾丸,利用ABTS法、WST-8法、NADPH法和酶标仪检测附睾不同部位附睾腔液和附睾精子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从附睾头到附睾尾,附睾液中的T-AOC呈上升趋势,其中附睾尾液体中T-AOC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附睾尾的液体中SOD、GSH-Px和POD活性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但CAT活性变化不显著。对于附睾不同部位的精子,从附睾头到附睾尾,T-AOC呈上升趋势,其中附睾尾精子中T-AOC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附睾尾精子中GSH-Px和POD活性显著高于附睾头,但附睾尾精子中SOD显著低于附睾头,在附睾精子中未检测到CAT活性。总之,绵羊附睾液和精子的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区域特异性变化,不论附睾液还是附睾精子,在附睾尾部的总抗氧化力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说明随着精子不断成熟和附睾环境的变化,储存在附睾尾的精子需具备更高的抗氧化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