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流:从偶到人的艺术变迁——河东线腔存续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Different Flows from One Source and the Art Change from Idols to Humans:Investig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of Hedong Xianqia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霄 Liu Xiao

机构地区:[1]山西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中心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2期114-123,共10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山西省第五批“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山西皮影木偶艺术保护传承及发展策略研究”子课题。

摘  要:线腔又称线胡、线猴、吊猴等,发源于陕西合阳,流传至黄河三角地带的山西芮城、河南灵宝等区域。它原本是提线木偶的专属配乐唱腔,20世纪60年代起在线腔改革中发展出真人舞台表演艺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与变迁,今上述三地情况各异——合阳地区仍然保留传统提线木偶演出形式,山西芮城将真人演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河南灵宝则以民间木偶班社形式混迹于各村镇。以河东地区(主要指芮城)的真人线戏与民间提线木偶作为考察重点,通过艺术源流梳理以及传承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河东线腔艺术作整体规划和策略性导向,可以为古老傀儡声腔艺术的守正与创新构建新的文化空间。

关 键 词:线腔 木偶 艺术 传承 创新 

分 类 号:J8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