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迟宇
出 处:《中国伤残医学》2022年第5期47-4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疲劳骨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疲劳骨折患者,按照检查诊断差异划分2组,即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核磁共振组(n=100)和进行CT诊断检查的CT检查组(n=100),对比2种检查方式获取的临床成效,了解疲劳骨折特征与统计检查准确情况。结果:手术结果中:38例股骨下端骨折患者、60例胫骨上端骨折患者.53例胫骨下端骨折患者与49例腓骨上端骨折患者。经过核磁共振组100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股骨下端骨折患者18例、胫骨上端骨折患者30例、胫骨下端骨折患者27例、腓骨上端骨折患者23例,总诊断98例,占比98.0%,误诊2例,占比2.0%;经过CT检查组100例患者的CT检查,股骨下端骨折患者18例、胫骨上端骨折患者29例、胫骨下端骨折患者25例、腓骨上端骨折患者16例,总诊断88例,占比88.0%,误诊12例,占比12.0%.互相对比之下,核磁共振组临床诊断率数值比较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检查到螺旋CT不能发现的早期改变,对于临床医学上的疲劳骨折疾病诊断,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数值高,起到良好的诊断价值,相关人员需要在医学上大力推广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为疲劳骨折患者治疗有效性的提升做好准备。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