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8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21-27,共7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真相时代的事实与价值问题研究”(21BZ X032);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
摘 要: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不只是简单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哲学,还把它们与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结合起来,并置于整个希腊哲学传统中,认为它们代表了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和“勇敢坚强”的精神。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哲学拘泥于经验和外在形式;伊壁鸠鲁哲学则在每一个地方都贯穿着辩证法:概念与定在、实体与虚空、必然与偶然、运动中的线性与非线性等。特别是伊壁鸠鲁哲学中必然与自由统一的思想,是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辩证法的重要源头。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