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济南250021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4期314-31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颈椎病是疼痛科的常见病症,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椎间盘旋切术、胶原酶溶盘术、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以及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等[1~3]。巨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存在颈椎间盘退变的病人,易与椎管内肿瘤相混淆。当病人颈椎遭受屈曲或过伸暴力时,椎间盘后部张力增加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易造成大块退变的颈椎间盘组织穿破后纵韧带后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严重者甚至造成脊髓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4~6]。既往对于巨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颈椎病,考虑到微创治疗的局限性,以及能否有效去除突出的椎间盘而较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我科采用经皮颈椎间盘旋切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巨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