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桂海论丛》2021年第6期86-95,共10页Guih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问题研究”(18BRK040)。
摘 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下称两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文章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熵权法测算了两广地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水平,同时结合多层线性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状况中婚姻状况和月收入对其就业稳定性有显著正向效应,受教育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就业稳定性,性别与户口对就业稳定性有正向但不显著的影响;其次,就业状况中,就业单位性质与就业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就业行业与其有不显著正向作用;再次,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烈,其就业稳定性越高;最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也与其就业稳定性呈现正相关关系。据此文章提出通过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引导社会形成正确择业观,在工作环境中弱化民族身份差异,提高社会融合程度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
关 键 词:两广地区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就业稳定性 多层线性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