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洪丽[1] 季明刚[1] LIU Hong-li;JI Ming-gang
出 处:《辽宁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82-84,共3页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8):农业农村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蚕药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摘 要:为寻找防治柞树害虫栗大蚜的新型药剂,分别采用浸渍叶片法测定氟啶虫胺腈对栗大蚜的室内毒力;食下毒叶法、药膜法、熏蒸法评价药剂对柞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对蚜虫的LC_(50)、LC_(95)为1.957、14.232 mg/L;对柞蚕一龄幼虫的LC_(50)、LC_(95)为1215.836、9569.969 mg/L,对柞蚕二龄幼虫的LC_(50)、LC_(95)为1599.686、28994.626 mg/L。参照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等级划分,氟啶虫胺腈对柞蚕一、二龄幼虫的胃毒毒性等级为低毒,无急性触杀作用、无熏蒸毒性。因此,氟啶虫胺腈有望成为防治柞树害虫栗大蚜的新药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