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地区湖泊表层沉积物植硅体组合与气候因子关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瑞瑞 蒙红卫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绿色科技》2022年第7期196-200,共5页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对云南普洱地区的46个水体(湖泊、水库、池塘)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植硅体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草本植物中以禾本科植物植硅体比重占优,其中长鞍型、哑铃型含量最高,次为十字型、方型、长方型和平滑棒型;蕨类植物植硅体三棱柱状占优势;木本植物植硅体以刺球型、不规则立方体或多面体型为主。通过无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2个组合带:①低海拔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000~1500 m)为刺球型—阔叶木本“Y”字型—长鞍型—哑铃型—十字型;②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带(1500~2500 m)为刺球型—针叶树类型—长鞍型—扇型—方型。植硅体组合与气候数据冗余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年均温、7月降水是控制普洱地区的主要气候因子。

关 键 词:植硅体组合 湖泊表层沉积物 气候因子 普洱地区 

分 类 号:S791.248[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