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文俊[1] 薛子寒 Du Wenjun;Xue Zihan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00 [2]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00
出 处:《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行政犯入罪机制与出罪路径的实证研究”(19BFX067)。
摘 要:《保险法》第16条第三款不可抗辩条款规定了2年的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全有或全无”模式产生保险法领域内解释论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在实践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判决。保险诈骗罪与不可抗辩条款的规范保护目的均在于保障符合一般经济规律的保险运作机制,因此可通过刑法的独立性判断,填补不可抗辩条款的漏洞。除斥期间的经过并不意味着赋予投保人不履行告知义务的刑事合法性,此时的刑法应保持独立且实质判断,将2年期限是否经过视为行为入罪实质违法性要求的分水岭,以此达到提升保险市场行业自律能力、契合刑法追诉时效法理、彰显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的民刑共治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