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病虾肠道细菌群落变化与病原细菌分离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

Changes of intestinal bacterial community,isol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diseased shrimp in rice-shrimp co-cultured syste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晓媛 王麒 方明棵 王莹 杨亚珍[1] 朱建强[2] Shi Xiaoyuan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2]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8期169-175,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生态循环农业创新体系(编号:2018skjcx01);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课题(编号:KFT201904)。

摘  要:病害是影响稻虾共养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稻虾共养发病塘口中致病菌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以健康虾和病虾为研究材料,运用Illumina MiSeq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健康虾和病虾肠道内细菌的群落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预估出病原菌的种类。在此基础上,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病虾肠道内疑似病原菌进行分离。将分离所获疑似病原菌注射至健康虾体肠道内,并观察虾体死亡情况,最终确定所选病原菌菌株。通过显微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最后利用药敏性试验,筛选出对该病原菌有抑制效果的抗生素和中草药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健康虾与病原虾肠道内的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门水平上,健康虾肠道内细菌主要是柔壁菌门,其相对丰度为74.23%;而病虾肠道内细菌主要是变形菌门,其相对丰度为67.39%;在属水平上,健康虾肠道内主要是柔膜菌属,其相对丰度为48.30%;病虾肠道内主要是非保密气单胞菌属,其相对丰度为13.50%。分离结果显示,所获8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均呈黄色。病原菌回接感染结果表明,1.5×10;CFU/mL注射后1 d内,致死率高达100%。分子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哈夫尼菌属蜂房哈夫尼菌。该菌对所选的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这5种抗生素比较敏感;对黄芩、苦参、艾叶等3种中草药水提物比较敏感。本研究可为稻虾共养流行病的诊断及防治,以及小龙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克氏原螯虾 病原微生物 分离鉴定 防治 药物敏感性 蜂房哈夫尼菌 

分 类 号:S182[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94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