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身份与定位:北京老城空间改造三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天新[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出  处:《北京规划建设》2022年第1期182-183,共2页Beijing Planning Review

摘  要:最近走访了王府井、隆福寺、什刹海等几个地方,针对旧城改造的初衷与效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目标定位、服务人群、改造方式,有一些直观感受。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这些地方普遍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是谁?要成为什么?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可以分为大众定位、小众定位。改造的路径模式上,则可以分为大规模整体式、小尺度分散式。总的感觉是:定位上小(众)不如大(众),规模上大不如小。

关 键 词:直观感受 服务人群 空间改造 旧城改造 整体式 路径模式 改造方式 目标定位 

分 类 号:TU984.114[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