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血管造影和MRI对颅内肿瘤术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运超[1] 邢红岩[2] 李亚斌[1] 孟高培[3] 

机构地区:[1]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三科,河北沧州062650 [2]沧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沧州062650 [3]沧州市中心医院CT诊断科,河北沧州062650

出  处:《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147-149,共3页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

基  金:沧州市科技局项目(141302074)。

摘  要: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常以20~50岁居多,平均患病率约为10人/10万人,且近年来有逐年升高趋势,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患病初期不易被发现,常伴有血压升高、头痛、消化道出血、周围神经压迫等并发症[1-2]。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肿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治疗颅内肿瘤常用方式为手术治疗,对颅内肿瘤进行早期诊断,明确肿瘤形态、位置、大小,并及时了解肿瘤血管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颅内肿瘤的金标准,但潜在风险较高,具有侵袭性,操作过程复杂、时间长、成本高,患者容易发生血管痉挛,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局限性[4]。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利用增强效应可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高对比,可对异常血管进行清洗显示,便于观察,对颅内肿瘤进行定性。三维CT血管造影是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和CT薄层扫描的一种非侵袭性立体血管造影方式,可通过薄层增强CT扫描,获得颅骨及脑血管的三维立体影像,并可进行动态旋转,具有无创、简便、经济适用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中[5-7]。本研究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和MRI对颅内肿瘤术前诊断的诊断效能。

关 键 词:三维CT血管造影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肿瘤 术前诊断 诊断效能 

分 类 号:R816.1[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