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君[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7期79-81,共3页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1ZD18)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挖河南传统音乐富矿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明清“中原俗曲”研究》(项目编号:2020-ZZJH-21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通过全面梳理明代传奇剧目所包含的【耍孩儿】曲牌,文章得出阶段性认识:这一形成于北方、在元代北曲系统中常见的曲牌在明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显著、最本质的变化体现在其文辞格律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即南曲系统中【耍孩儿】曲牌的初现及文辞格律的定型;其次,在曲牌联套程式方面,南曲系统中的【耍孩儿】也具有了自身鲜明的特征,与北曲类型【耍孩儿】之间存在显明的区别;此外,在隶属宫调方面,“南曲类型【耍孩儿】”隶属于“南中吕宫”,与“北曲类型【耍孩儿】”亦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三点特征,笔者将此类【耍孩儿】称为“南曲类型【耍孩儿】”,以与北曲系统中的“北曲类型【耍孩儿】”相区别,二者在明代传奇之中呈现并存的态势。这一特征形成于明代,并经由昆曲延续至当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