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金玉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出 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年第4期207-208,共2页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摘 要:社会安全治理工作能力深刻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政府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群大规模聚居在城市中,社会安全事件类型变得多样化,引发的危害也更加难以预测,从而使得社会安全治理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更考验政府机构的社会安全治理水平。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来看,法治是社会安全治理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法律勾勒了现代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框架,社会民众和各种组织在法律框架中依法行事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行政力量甚至政府暴力机关的社会安全治理工作行为也需要法律赋予相关权力,且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受到法律约束。法治精神是一种国际化的社会治理思维模式,它是基于社会契约与公共规则来治理社会,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广泛的基本权利,且以此来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可见: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平稳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法治建设,以法治思维来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发展。尤其是在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因为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加上事件处理要求的紧急性和强制性,很容易出现与法治精神相冲突的行为,从而给社会安全治理工作的法治建设造成阻碍或负面影响,甚至最终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果。为了提高社会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我国正基于法治精神与理论加强应急法律建设,并完善相关组织架构,构建现代化社会应急治理体系。
关 键 词:法治精神 社会契约 法治思维 安全治理 应急处理能力 社会安全事件 不可预测性 基础框架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D922.14[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