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粟瑜 SU Yu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东南学术》2022年第3期237-245,共9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劳动法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7BFX134);华东理工大学探索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灵活用工的变化与劳动法规制”(项目编号:50321161922003)。
摘 要:将从属性劳动作为核心概念来划定保护范围,在何谓从属性的解释更迭中动态调整劳工保护范围,是现代劳动法的共通教义。以深入辨析规范功能为基础,意大利立法最先使用从属性术语,学理与司法裁判提出一系列释法方案,展现立法定义的倒空与回归、劳工保护范围的宽松与收紧。借鉴其制度经验,我国劳动立法可调整命名但不定义的保护边界法律化模式,通过厘清概念功能、找准社会原型、区分要素指征、预留开放要素,科学定义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理论可从意大利法的解释历程中总结从属性解释方案的历史性,纠偏当前理论继受的平面视角,通过对从属基础的深层追问,推动我国劳动关系从属性理论的创新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