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双 李明轩 Wu Shuang;Li Mingxua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 [2]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出 处:《文物春秋》2022年第2期46-56,共11页
摘 要:窑场遗存是探索古代制瓷技术演变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浙江地区早期越窑窑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可知东汉至西晋时期,早期越窑青瓷在浙江地区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核心生产区位于上虞境内曹娥江中游两岸;东晋至南朝时期,窑业生产规模逐渐紧缩,生产中心开始向浙江东部转移。进一步对上虞境内早期越窑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窑场选址整体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从曹娥江两岸向右岸集中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上虞地区早期越窑窑址普遍分布在曹娥江两岸高程低于50米、坡度在5°~30°之间、距离河流1000~4000米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周边原料、燃料与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在选址方面具有技术选择上的相似性。
关 键 词:早期越窑 上虞地区 空间分布 窑场选址 生产中心
分 类 号:K878.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